
成都大學藥學院、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是1965年國家“三線建設”期間由上海醫藥工業研究所抗生素室整體內遷成都建立,2017年成都大學設立了藥學系,2020年6月藥學院成立,中國工程院劉昌孝院士為學院名譽院長。1965年以來,學院始終深耕抗感染藥物領域,堅持科教、產教融合,實踐與創新并舉理念,構建了從“抗感染先導化合物的發現”“藥物開發”“臨床前評價”“臨床評價”“產業技術服務”到“環境抗生素危害評估”的抗感染藥物創新鏈和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是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之一,擁有藥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和藥學專業碩士授予點,其中微生物與生化藥學為四川省重點學科;藥學學科在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排名全省第二,被中國校友會評為“中國高水平學科”(全國第35位),泰晤士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所屬領域全國第29位。現有藥學、制藥工程和藥物制劑三個本科專業,藥學專業獲批教育部“雙萬計劃”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制藥工程專業獲批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學院現有教職工184人,其中博士66人。歷年來,1人兩次入圍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36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獲國家人事部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1人獲中華全國總工會五一勞動獎章、1人獲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獲全國醫藥科技先進個人、2人獲國家醫藥管理總局勞動模范、1人獲全國醫藥系統勞動模范、1人獲中央企業勞動模范、1人獲青年長江學者、2人獲四川省勞動模范;擁有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0人、四川省科技創新研究團隊1個、“天府峨眉計劃”領軍人才1人,四川省“杰出青年”1人,歐盟“瑪麗·居里學者”1人,成都市“蓉漂計劃”高層次專家2人等。 學院現有在校學生1207人,其中研究生194人,本科生1013人。在國內首創以科研院所為創新引領的“院所合一”育人模式,形成了以“院”為核心的“實驗室研究與技術創新”,以“所”為主導的“中試孵化和產業化應用”等特色“鏈上育人”育人優勢。近年來,學院牽頭地方知名藥企組建成都藥物創制現代產業學院獲首批省級現代產業學院,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牽頭立項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重大項目1項,完成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2項;創新“四位一體”學踐方式,建成四川省一流本科課程1門,四川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門;以傳承三線創業精神為主線,建成藥學類課程思政案例庫(含64個特色案例),獲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1門;學生獲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近百項;畢業去向落實率常年保持100%,數十名畢業生考入北京大學、亞琛工業大學等海內外名校深造。 學院現有國家新抗生素菌種保藏管理中心、國家新抗生素工業性實驗基地、抗生素研究與再評價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省抗感染藥物創制工程研究中心、藥物制劑及裝備四川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抗生素行業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平臺,是首批八家國家微生物資源平臺參建單位之一、四川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創辦我國抗生素領域專業期刊《中國抗生素雜志》《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歷年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百余項,榮獲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國家級獎勵10項,取得發明專利百余件,新藥證書百余件;培育出我國第一代高產青霉素菌種,首創(仿)了我國臨床用主要發酵類抗生素、重大微生物藥物和一半以上的頭孢類藥物,全球首家成功開發上市抗結核新藥利福噴丁,國內獨家開發成功降血糖藥物阿卡波糖。在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Angewandte Chemie、Journalof Medicinal Chemistry、藥學學報等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獲英國皇家化學會有機與藥化類刊Top 1%高被引中國作者1人,“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國際學術獎1人,“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國際學術獎1人等。 學院是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俄、日、英、加、美等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交流關系。主持的中俄政府間和總理議定書項目建立了國際領先的綠色制藥核心技術體系,與日本大正制藥共建的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實物庫是我國大庫容微生物藥物創新戰略資源,與英國劍橋大學首次在國內構建了大容量全人源腫瘤抗體基因庫和腫瘤先導抗體藥物庫,與英國利物浦大學在前列腺癌新藥研發上全球率先發現了FABP5抑制劑的新適應癥,與加拿大NRC和戴爾豪斯大學在陸地藥物資源、海洋創新藥物研發中發現了基于宿主免疫機制的新型抗菌先導化合物。 未來,藥學院將以“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藥學院”為目標,高質量建設國內一流的藥學學科專業,高標準培養國內一流的應用型藥學人才,高層次打造國內一流的藥學師資隊伍,高水平創建國內一流的藥物研發體系